语文教师亟待提高的四种能力
2013-04-30 16:02:43   来源:中华教育改进社   评论:0

鄂尔多斯杭锦旗教研室        王春梅

 

语文教师亟待提高的四种能力                     

                                                            

 

     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存在的普遍问题及整改策略

 

调研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大致可以梳理出以下这些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1、字词教学高耗低效。低中段识字教学平均用力,指导缺乏针对性。交流记忆

方法、编顺口溜等设计没有创意,低位重复,失去了意义;重在音形识记,缺乏对词语的理解、运用及其表现力的品析体会,导致字词教学与文本的解读过程脱节,形式单调浅显,缺乏深度。

其一,是生字词的再定位问题。语文教师一定要需要根据学情(学生的课前知识储备)重新定义什么是“生字词”。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是具有共性意义的生字。学生的生活积累不同,对这些规定的共性的生字的认识和掌握情况都不同。只有学生确实不认识的,才算是真正的生字。而这个量,远远低于生字表里的识字量。教师需要首先带着孩子们完成对“生字”的重新筛选确定,我们的生字教学才会更有针对性也更省时有效。这个筛选可以是按课进行,也可以按单元去完成。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自主筛选,找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第二步,学生自学,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自学生字,包括向同伴家长老师请教;第三步,课堂指导。在这样的筛选中,我们充分的利用了课前积累,培养了自学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约出教学时间,去落实写字,去做更有意义的语文活动。

其二,是识字形式的再认识问题。识字教学包括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对生字的记忆方式,一定要以学生对这个字的整体感知记忆为主,要从造字的角度引导学生去理性的思考、理解和记忆,要关注和突显这些字本身承载的特有的文化背景和底蕴,要保持这些字固有的内涵和美感。不要为了记忆而记忆,机械地过度地无谓地拆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这些识字方法都很有效,但是需要把握运用的度。学生不论以什么方法记住就好,没必要像数学口述算理一样非要说个明白。编顺口溜的记忆方法宁可不用,也切忌差强人意,胡编一气。

 

案例:一位教师这样设计了“窝”字的教学指导——

  • 归类认识:带着“穴”字的汉字,都与动物的巢穴有关。
  • 观察质疑:下边由哪两个字组成?是什么意思呢?
  • 出示图片:一窝啾啁待哺的小燕子。
  • 描述理解:小鸟在窝里张着嘴等着妈妈回来,所以下边是“口”字和“内”字。
  • 教师小结:窝,是小鸟的家。

这样的设计,有多么生动,又多么富有情趣。相信这个字以及识字的经历那

些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其三,是词语教学的再思考问题。词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读的层面,要把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应用以及内涵表现力的探究结合起来,以促进词语教学层层深入的开展落实。用词语说话,换词,在比较中体会都是很有效的策略。

 

案例:在教学《雷锋,你在哪里》一课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词语教学环节:

1、“脚窝”是什么意思?

2、“脚窝” 可以换成“脚印”吗?为什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答案来。

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不仅理解了“脚窝”一词的意思,更悟到了它的内涵。

“背着”、“泥泞”这些具体的语言点也随之进入学生的视野。

2、写字教学浮于形式。没有明确统一的书写要求,写字时间得不到保证。学校层面缺乏有效的监测推进的制度措施。面对学生不容乐观的书写能力,我们的写字教学不仅要要求写对写好,更上升到学好母语首先写好汉字的高度去规范,要上升到中国书法陶心养性的层面去重视。语文课堂里,宁可不品析不拓展,但是决不能不读不写。建议各学校要进一步细化写字教学的落实过程,要把写字教学以常态化形式纳入语文教学流程,统一时间,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把课堂练习和日常训练结合起来,扎实推进。

 

3、课外资料缺乏转化。资料多是拿来就用,缺乏取舍、吸收的过程,不能与文本内容相互渗透,并在学习过程中多次使用,提高资料的利用价值。

 

4、进入文本速度过慢。一是字词教学脱离文本,机械重复,占时过长;二是导入环节过于注重形式,为导而导,忽略了实效。三是质疑环节与深入课文之间往往被生字词教学隔断,失去了实际价值。四是初读课文的要求过于单一,教师没有分层设置目标,学生在初读的同时,缺少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缺少针对内容的同步思考。例如,很多老师都会在初读课文时要求“读准读通”,但是读不了的字词句怎么办,没有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没有策略跟进。像圈圈画画,多读几遍,请教伙伴等。而且也没有向学生提出针对课文内容的思考要求,只把阅读的目标简单的定位在解决字词上。阅读的目的是理解,解决生字词,只是为理解扫清障碍。问题不大,但是折射出教师在预设教学的时候对预期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这些都是造成进入文本过慢的主要原因。不仅挤占了学生接触课文熟悉课文的时间,也无谓的消耗了学生的精力和兴趣。

 

5、问题设计没有价值。问题的提出过于随意细碎,不能以主问题辐射全文,达成对教材内容的有机整合和对有效信息的概括提取。不利于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也不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问题的表述方式书面语多,而且要求比较笼统,没有明显的层次感,不利于学生对题干等主要信息的接收以及对问题的分步思考。我们要坚定的执行主问题理念,借助诸问题整合文本,根据学情思考策略,分层分解,分步落实,达成教学目标。

 

案例:例如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看电视》一课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第一步,设计一个主问题:为什么说我家看电视很奇妙?

第二步,设计两个分解步骤:

1、爸爸爱看什么,在看什么?奶奶爱看什么,在看什么?妈妈出来后,我们都看什么?为什么?

2、理解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你的理解。

     接下来,还可以继续跟进拓展: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你家的故事。借助这个步骤,打通文本与生活,完成深化与拓展。

 

6、教学内容整合不足。一是串讲依然存在,具体文本的处理必须体现主问题辐射引领和整体把握、自读自悟的方向和理念。一篇课文的学习,应该抓什么放什么,一定要根据目标去做整合和取舍。二是就课论课,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把握缺乏高度,不能站在整本书、整个学段以至教材整体编排意图的高度合纵联横,在有效地打通、链接、比较中拓展课堂和教材的深宽度。

 

7、文本特点没有凸显。不同题材、体裁、课型的文本,在处理过程中应该怎样区别对待,怎样把握各自的教学侧重点,教师缺乏清晰的认识。

 

8、教学要求缺乏梯度。教学目标的设计和问题要求的落实缺乏梯度和层次,例如自读课文时,先读完的学生做什么?指名回答问题或者小组汇报自学成果时,其他学生做什么?都缺乏具体明确的分层要求。齐步走现象制约了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中上层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被无谓的浪费和消耗;中下层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被人为地边缘化甚至于放弃。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都得不到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低段以至于一年级就已经显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

 

9、品读设计缺乏策略。一是无处不品,多而不精,没有质量。二是低效重复,缺乏策略,没有提升。品读环节抓不住关键点,深入不进去,教师在备课环节没有充分的预设,缺乏明确的预期目标、相应的引导策略和推进提升的设计。

 

案例:以《慈母情深》为例,课文感情内涵非常丰富,但是怎么才可以读出来这种浓烈的深情?最佳的切入点是借助主问题了解母亲形象之后,抓住倒装句,设计出一个排比句式的说练模板,如:

你的          ,但是你        ——我的母亲!

之后不妨可以用同样的模板,让学生联系日常真实的生活体验,来写写自己的妈妈。

要善于利用这样的设计,帮助学生梳理、感悟、体会,升华。说和写有机渗透,文本和生活有机链接,能力的提升和生命的成长有机融合。这才是高质量的品读。在读的形式上,教师引读、师生共读都是很有效的策略。教师范读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要注意范读的时间和范读的质量效果。

 

10、语言形式反观不足。语文教学是一个知行往复的过程。但是我们的课堂往往是有往无复,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而缺乏借助内容反观语言表现形式的过程。教学设计多立足怎么读,没有深入到对“写”的研究、领悟、模仿、实践。如,《杨氏之子》一课。课文写了孩子的机灵聪敏,这是内容,如何回归语言文字表现形式的探究?可以这样引领学生:作者是借助哪些词句来体现这一点的?请你找出来。这样,“应声答道”和“未闻”两个词就会被筛选出来。孩子的聪敏灵动和有礼有节的形象就跃然纸上,被寥寥数语刻画得很丰满。以《长城》为例,与其指导学生读出“伟大”,不如引导学生去发现和研究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这样,文本里的一个比喻句、几个很形象的用词、具体的数据以及一定的顺序这些语言形式,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的关注点。再比如《燕子列车》一文中对“纷纷”这个词的挖掘:你看到了哪些人出去寻找燕子?课文里哪一个词告诉了我们这么多?通过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反观“纷纷”这个词语的表现力。然后用“纷纷”说话,完成从理解到运用的提升。一个教师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这个温暖的故事温暖了燕子,也温暖着我们。那么这么感人的故事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借助这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倒叙的写作顺序和从整体到局部、从全景到特写的布局方式。再比如三年级《风筝》一课,抓住“快乐”这个文眼反观作者是怎样表达的,这样,学生就会理解,原来,追呀跑呀,笑呀哭呀,都是风筝带给我们的快乐。在《胖乎乎的小手》一文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哪些词语告诉你,爸爸特别喜欢兰兰的画?孩子在第二段里至少可以找到三个具体的语言点。理解文本、指导朗读和写作渗透同步完成。在这样的知形往复中,才能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表达。现实中,学生的作文往往不够具体,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课堂缺失了这样的反观和探究,学生没有习得语言运用的机会。想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我们的课内必须有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

 

11、书面写练意识不足。

一是写字问题。字词书写力争落实在课内完成,而且不仅要求写对写好,更要上升到中国书法陶心养性的高度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高度去规范、重视和推进。

二是准确规范的书面表达训练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明显存在着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明显滞后于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的现象。在课上思维敏捷,表达流畅,但是面对试卷里的阅读题,却总是把握得不够准确,表述的不够清楚到位。其原因除了课堂里的深度思考不足之外,就是平常缺乏精准解读的语言锤炼过程。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日常对具体问题的书面解读训练,关注内容是否正确的同时,要强调语言运用的简明扼要、流畅自然。

这样的训练怎么做?可以就某一个问题让学生做书面解答,也可以针对某一个语言点,写下自己的理解感悟。要求学生把语言组织好,写得准确流畅优美。可以以旁批的形式写在刻板的空白处,也可以在预习笔记本里专门设计一个模块,还可以以便利贴的形式附在课本里。

三是拓展写练问题。中高段要有课前的预习梳理、课中的批注笔记以及仿写、扩写、改写、续写等多种形式的写练。听说读写,为什么把写放在最后?是因为所有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最终都要回归到书面表达上来。我们每一节课、至少每一课都要力求体现书面写练。推敲语言、精炼文字的过程,既是积累和积淀的过程,更是思考和创新的过程。拓展写练一定要精心设计,不能随意而为,要力求达到一举多得的训练效果。例如教学《再见了,亲人》,设计课后拓展“中朝友谊大事记” ;在教学《邓爷爷植树》《雷锋,你在哪里》以及高段里关于毛泽东的几篇文章,我们会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很陌生,对文本内容有很明显的距离感。我们就可以设计类似的拓展写练来突破难点,例如“走近雷锋”、“走近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大事记”。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近人物,帮学生构建起比较完整深刻的认识。立足课内,放眼课外,既把视野拓展到社会生活和国家大事,又是对文本内涵的挖掘和深化,还是对学生搜集、提取、概括、梳理、表达等多层面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类写练是衍生性写练,另一类写练是模仿性写练。即模仿文本的写作特点,学以致用。我们的课内写练提倡以模仿练习为主,确保文本示范作用的最大化。课外写练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四是学生作文的深加工问题。作文教学要以质促变,不要片面追求写作量。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学生写了,教师改了,也就完成任务了。问题在哪里,应该怎么提升锤炼,教师和学生几乎都没有什么跟进。作文的讲评和修改环节非常薄弱,甚至缺失。没有修改,就没有深度的思考;没有再认识,也就很难有提高。这就是我们的作文教学质量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写作能力的提高,除了积累除了必要的技巧,选材组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更需要在反复的推敲和思考中练就。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完成二稿作文三稿作文。学生把自己的“产品”加工成“精品”的过程,是最好的作文训练过程。可以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12、学生状态不被关注。

一是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在我们的课堂里,从预设到操作,老师对学生、学情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问题设计和操作模式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全员、全程、全面、有效参与。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不少学生没有均等的体验展示机会,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遭遇长久的压抑甚至打击,已经被无意识的边缘化。

二是参与热度和思考的深度不成正比:学生的思想和精力并没有真正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积极投入,不少环节里学生只有行为跟进而没有思维跟进。学习状态只处于浅层次的呼应,而缺乏深入独立的思维过程。对知识的吸收依然处于被动接受,并没有完成自我创建。

三是只有知识的积累,没有生命的成长:“普通的老师带着知识面对学生;优秀的老师带着学生面对知识;卓越的老师带着学生面向世界。”我们的课堂及所有的教学活动,其目的不只是对文本的解读、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习得,更要依托这样的过程实现学生习惯的养成、思维的发展和品质的根植。在我们的课堂里,往往只看到知识、方法和习惯,而没有关注到思维和品质的提升。知识积累并不等同与内涵的积淀,孩子的知识增加了,但是生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成长。

案例:《看电视》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生成:“因为爸爸爱妈妈,所以妈妈爱爸爸。”教师顺势引导:“因为爸爸爱我,所以……;因为妈妈爱我,所以……”然后巧妙的点拨提升:爱是相互给与,爱是感恩和回报。

这样的点化,会根植在孩子的灵魂里,影响他们一生。

 

13、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教师的整体评价比较笼统,浅性的认可多,精神层面的关照和提升少,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正向引导作用,学生的认识很模糊。课堂评价要以肯定和鼓励为主,要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要把学生的自评和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大量的应用于自主活动的检测环节,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客观的自我诊断,学会欣赏和接受,在互相交流中借鉴学习经验,共同提高。

 

14、课堂生成常被浪费。教师缺乏教育机智,不会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对自己的教学预设做出相应的调整,顺学而导,对生成性问题的处理不够及时恰当,一带而过,不作深入解读,制约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个性化发展需求,错失了很多难得的机会。

 

15、媒体使用过于频繁。媒体课件和教具的使用设计脱离了教学的实际需求,成了花样频出的形式,没有实际意义。将大量的文本内容搬到了课件上,不仅耗时耗力,事倍功半,而且直接导致学生越来越不会动笔看书,静心思考,不利于阅读思考习惯的形成。严重弱化了文本的使用价值。制约了学生通过想象对语言的理解感悟的能力。要学会上没有媒体课件的“纯语文课”。

 

案例:二年级教材里《日月潭》一课中有这样两个词语:“群山环绕” 和“树木茂盛”。很多教师在此与教学中涉及到了这两个词语的处理,但是方式却大不相同。有的教师用媒体呈现了两组图片,学生在“看图“的过程中认识了“群山环绕” 和“树木茂盛”。有的教师则是让学生画出这两个词语,并且让孩子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选一个试着说一句话。

    第一种教学是以认识为目的,教师从给予的角度出发,以媒体课件的方式直观呈现给了学生。学生的认识基础是观察;而第二种教学是借助词面提供的信息,通过想象,在自我构建中领悟了词语的含义。哪种策略不仅正确而且更有价值和意义,显而易见。

16、教学程序不够精简。对教学预设缺乏板块整合、压缩和取舍的过程,步骤繁多,不够清晰整顿。教学流程的推进大多是前松后紧,时间的把握不够合理。缺乏对教学时间的预设和有效管理。

 

17、细节打磨不够精致。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拓展练习设计推敲不足。在备课环节中,教师除了研究教材,必须要把握好三个问题:第一是主问题;第二是板书,第三是课堂练习和课后拓展。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所有思路都打通了。大多数课堂,这些环节的设计品质和表现效果都不够精致。此外,教师的语言繁琐,精美度不够;激励的方式单一,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都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18、课时之间缺乏衔接。一是课时之间衔接不够,第一课时结束时没有对第二课时的必要交代,不会留疑,教给学生相应的任务,形成内容、思维上的完整关照。二是单元教学意识不足,同单元课文间的缺乏有效整合联通。三是小结梳理意识缺失。老师们要带着学生对一个教学时间段内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状态,及时的作出梳理总结。并教会学生梳理的的方法,形成及时小结梳理的习惯。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要拿出20分钟时间一起回顾本周的学习情况,认识收获,让学生有成长的成就感;反思不足,为学生指出矫正的方向方法。例如,为学生准备档案袋,每周每月都要整理一次我们的书面写练,活页检测题,分类钉在一起,装进档案袋里,坚持积累下来,就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资料。这个环节还要对下周的学习任务作出布置,提出预习要求,让学生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这样,就不会出现周一的第一节语文课师生都没有准备没有头绪的现象。

 

19、课后缺乏监测跟进。检测是至关重要的反馈提升环节,它并不等同于作业。但是我们的检测往往是以写生字或者完成练习册这些作业的形式代替。没有针对学情、紧扣学练要点,精心选择、巧妙融合拓展的专项设计。即使在有的课堂里也看到了检测过程,但是检测题的选择比较随意,缺乏梯度和明确的指向。而且往往保证不了时间,处理得比较仓促。

 

20、教师转型力度不够。

一是角色转型不足,不肯放手:有的教师习惯于传统的经和模式,认为不讲不行。框定在教材和课堂里,一味的盯着知识,以教代学,包办代替。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该放手时不放手。教师的角色转型不到位,身份依然是课堂的主导者甚至是主宰者,没有下位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协助者,兢兢业业地践行着“满堂灌”的陈旧理念。不善于让出讲台,做一个善于倾听的引领者。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被弱化,主体地位被剥夺。

二是理念更新不足,不敢放手:有的教师顾虑重重,不敢去尝试,认为生源差,没有基础,不教不行,学不扎实;或者是认为孩子还小,不会自己学习,需要手把手地教给他们。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教师的认识和理念只立足于知识,不能看得更远。知识固然重要,但是相比之下,给学生一个快乐轻松、自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培养基本的学习习惯,持续激发学习兴趣,保证他们对学校学习生活充满好奇和向往,这一点更重要。等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被一再调动和激发,根本的动力问题得到解决,知识的获取和成绩的提升就不是问题了。反之如果只是强调知识而学生了无兴趣,我们花费再多的心血也必然是事倍功半。

三是策略研究不足,不会放手:有的教师深深的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也决心大胆改革和实践。却不知道该怎么放手,找不到可行的策略。担心放开收不回来,课堂出现混乱,完不成任务,所以虽然有了引导自主学习的意识,在预设中也反映了这样的设计意图,但在操作的过程中却又往往放不开手脚。我们分析原因、研究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

 

以上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折射出我们的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明显滞后,驾驭教材、设计教学、引领课堂、理解学生等学科教学能力明显不足。

 

在新课标里,语文素养替代语文能力而成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承载着传播知识信息、传承文化文明、根植思想品质的重要使命.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被定位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引领他们尽量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积累文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丰富人生涵养,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基”的全新高度。但现实,恰恰是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多最严重。少慢差费严重地困扰着我们的语文教师,我们的课堂,也严重的制约着我们的学生。老师感受不到母语教学的轻松,学生体会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教学没有实现生命成长的目的。阅读教学应该怎么进行,才能真正肩负起“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基” 这样的使命?教师该怎样站在“课程”的高度来审视语文教学,怎样将先进教育理念、教学策略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和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统一起来,怎样更好地立足学生的学习,“用好”现有的教材、整合各种信息资源、设计课堂流程;怎样更好地进行教学预设,追求教学质效的最优化?这些,都是亟待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思考和深刻反思的重大问题。

 

二、语文教师亟待提高的四种能力

 

面对新课改和新课标,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高四种能力,方能胜任母语教学这一项艰巨而意义深远的国家任务。

 

(一)、居高临下看教材,在比较中了解编排意图,

把握教学重点,突出文本特点,提高研究教材的能力

 

语文教材的编排,是一个整体教学目标的分阶段分层次的落实过程。既然是过程,就有基础(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学习母语的天赋),有发展(由浅入深,逐步提升),有变化(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有衔接(一脉相承,环环相扣)。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要有9年甚至12年一贯制的强烈意识和高度认识。不能人为割断他们之间的必然的紧密的联系。

1、了解编排意图:以亲情类范文为例,在我们的教材里选编了十多篇亲情类文章。如《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妈妈的账单》《散步》《傅雷家书》等等。《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两篇课文是教给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和模仿,形成对亲情的行为体验。《妈妈的账单》、《散步》和《背影》是引导孩子在理解和相互给予中完成情感的积淀。《傅雷家书》则是父子间更深层的精神交流和精神支持,涉及到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正向引领。通过这样的梳理和研究分析,我们就构建起了对亲情类课文的一个完整的认识。在不同的学段里,给学生什么影响,做什么提高,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文本的的编排意图就清晰可见。

2、把握教学重点:母语教学担负着双重使命,工具性和人文性平分秋色。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分层渗透,对听说读写几大语文能力的要求,同样是以文本为载体分步落实的过程。不同学段各有侧重又紧密链接。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将课标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3、突出文本特点: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儿,上得有文化底蕴。这是语文课的三重境界。首先是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语文课承载着太多的东西。他的终极目标是积淀文化,传承文明。是培养有深厚文化素养的中华文明的继承人。上成语文课,是要有别于其他科学类学科,要把基点落实在“语言”和“文字”上,而不只是知识技巧,不只是内容情感。上得有语文味儿,是要让语文课美起来,从意境到情感到语言文字,都要突现母语的独特魅力。上得有文化底蕴,是要适当的挖掘、拓展、延伸,穿越时空,联通课内外,充分关注文本背后的东西,把语文课从品读文字上升到根植品质、继承文化、传承文明的高度。其次是要把握好不同的教材特点。包括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课型类别。

教师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来提高研究教材的能力。

第一,深入研究,吃透教材。通读1-9年级的全套教材,对教材和课标做主题性板块式二次整合,分析研究发展变化。构建起对课标和教材的清晰认知。(附:研究模板)

第二,单元备课,主题教学。

一是跨学段跨单元同主题文本整合。例如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生命、生命》三课合一,战争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杏林子的文章让我们看到生命的顽强。不论脆弱还是顽强,都让我们懂得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高度整合,让阅读教学有了层次和梯度。这样的链接,证明做课教师真正明白了教材的安排意图和衔接关系。也是这样的链接,真正深刻地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动和震动,获得了生命的真实成长。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丰满厚实的有效课堂。

二是引导学生展开课内外同主题拓展阅读。课标要求小学生每年的课外阅读量是150万字。至少要读到15-20本书。真实情况是疏于指导,流于形式,远远不达标。究其原因,一是没有形成读书的习惯,二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教师和学生的几乎所有精力都消耗在了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上。固然,语文能力需要从课本里的范文学习中习得,但是如果没有阅读,没有丰富的语言实践,单靠课内的一点“习得”成不了“能力”,更成不了“素养”。我们必须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大量接触语言的机会。让课内的习得在充满兴趣的阅读实践中转化提升。因此,语文课在一如既往的加强阅读教学和阅读的同时,必须要强化诵读。我们的诵读教材单一,缺乏深度,是影响和制约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必须把诵读放在和阅读同等重要的位置,带领孩子们走出课本和课堂,走进更广阔的空间,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穿越古今,联通中外,在放声诵读中与经典亲近,与大师交谈,与心灵对话,自由舒展地发现,吟咏,吸收,沉淀,集世界文化的宽广和五千年国学的深厚于一体,成长我们的精神和生命。所以,语文课一定要压缩那些无谓的讲析,余出时间来,把诵读和课外阅读向课内迁移,构建起课内外阅读一体化的模式,搭建起联通课内外阅读诵读的桥梁。教师要提前做好阅读计划,要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计划相互结合,要包括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进度即时间管理,以及阅读质量的监测跟进。把阅读纳入每天的教学流程,让它成为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达成这样的认识,完成这样的构建,语文素养的提升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看似浩大的工程,只要我们有决心,给自己3-5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这项任务。而它的意义和价值,将不可估量。可以从一册书做起,向一个学段、全学段逐步推进。只有做了这样的研究,我们才能达到正确的理解把握教材,并在实践中提高我们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也必将会在这样的比较中走向深刻。

 

(二)、跳出课堂看课堂,在研究中充分预设学情,

精心设计问题,巧抓课堂生成,智慧点拨提升,提高引领课堂的能力

我们的课堂是什么样子?曾经,是教师的一场“独角戏”,后来,《是十万个为什么》,现在,是“为情所困”,走不出对文本人文内涵品读体会和漫谈感悟的迷局,乱象丛生。究其原因,是我们对教师角色的一个深度思考和准确定位的问题。

理想的课堂状态是,让学习过程变成游戏,让课堂学习变成学生的自由之舞。我们都知道,动物生存的能力有两种习得的途径,一种是身上与生俱来的天性,是基因里的自然传承。另一种是后天的游戏。它们那些在我们看来的玩耍和打闹,都是在学习本领。换句话说,他们的能力是在玩耍中学习来的。我们也在媒体里看过老鹰教雏鹰飞翔的方式。老鹰把雏鹰叼到悬崖边扔下去,雏鹰为了避免摔死,拼命拍打翅膀,就学会了飞翔。然后,老鹰或前或后的陪伴着它一起飞过丛林,飞过山头,飞向蓝天。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应该得到什么启示?

第一,学生有学习母语的天赋,包括说话、阅读、写作的天赋。其实母语教学中,老师们不用费力去“教”,就让他们自由舒展的去说、去读、去背、去写就好。正如孩子学走路,不是你先交给他迈步的要领,孩子才会走路,而是自然的抬脚迈步向前走。正如孩子学说话。不是他先掌握了发音技巧,才会喊“爸爸”“妈妈”。所以,我们的教学理念一定要从根本上转变,语文课堂中的讲风一定要刹住!

第二,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在自主的研究中构建知识,知识才能内化成自己的内涵。在与同伴的交流辩论展示中形成能力,要比教师设计的机械训练更有效,更多元,也更有趣。老师强加给学生的东西,正如把金子放在水里,难以吸收融合。教师要勇于从台上走下来,把学习交还给学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这是教之本,是师之本,是教育之本,也是学生生命成长之本。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做什么?

1、充分预设学情:思考5个问题——

★学生的课前知识储备怎么样?

★学生的能力层次分布情况如何?

★理解教材的难点在哪里?

★自主学习的困惑是什么?

★课后的检测跟进怎么做?

 

2、精心设计问题:抓住文题文眼或者中心词、中心句,设计一个主问题——

★借助主问题,辐射全文:完成对文本的有效整合;

★借助主问题,深入阅读:带领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展开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学习借鉴。

★借助主问题,回归整体:达成对文本内涵的升华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炼。

 

主问题是什么?是一个切入口,高品质的问题设计,可以有效打通文本、作者、学生、生活的界限,让多元的感情和价值观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例如,《金色的鱼钩》: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或:作者是怎么写得?)再如《再见了亲人》:为什么称他们是亲人?如《慈母情深》,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小小竹排画中游》——为什么说小竹排是在“画”中游呢?

借助这样的问题,引领学生沉下心来走进文本,去寻找关键语段词句,理解作品人物的思想,体会作者表达的的感情,畅谈自己的感悟认识。

 

3、巧抓课堂生成:

★根据学生状态,调整预设:在备课环节,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问题有充分的预设,并且做好调整的预案。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状态精神状态、知识状态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保证教学效果最优化。

★善于捕捉机会,顺学而导:跟据学生的思路调整自己,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跟着自己走。例如一年级“口、日、中”三个字的书写指导。让学生了解三个“口”字的不同写法是写好这三个字的关键,那么如何让学生观察到位就成了成败的节点。例如五年级《慈母情深》一课里对“母亲的工作环境”的概括。当学生找到“恶劣”这个词之后,我们应该怎样顺着学生的思路继续深入跟进,怎么深入反观语言形式?让学生在对“恶劣”的深度解读中探究语言,体会感情,习得写法,就成了集中体现教师教育机智的关键。

 

顺学而导,对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要求很高。要有善于发现的敏感的心,要有巧妙利用的教育智慧,要有能够收回主线保证方向的掌控力。它不是倡导就能做到,而是来自于深入的思考、大胆地实践和不断地积淀。

 

 

4、智慧点拨提升:

★抛出问题,引发思考和讨论;

★持续跟进,推动交流和展示;

★及时总结,提炼方法和规律;

★有效拓展,关注发展和成长;

★检测跟进,强化积累和应用;

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关键在于对问题的细化、深化和分步落实,对学生状态的准确判断分析,课内的深入思考以及课后的拓展延伸。我们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窦桂梅老师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后,设计了这样的拓展:“谈谈你对爱情的理解”。在我们看来,对于爱情,六年级的学生真的还是毛毛虫,什么都不懂。但是就是这样一道看似难度很大的拓展设计,却让我们真正的听到了孩子们生命拔节的声音。借助这样的拓展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婚姻观,必然会长久的深入地影响他们的人生。而且这种影响,是文本之外教师的教育智慧赋予孩子们的正向引领和正能量。窦老师的课之所以成功,除了拓展设计精巧之外,更主要的是前面的思考、讨论、交流环节做得到位。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灵性被唤醒,才能让孩子们在至情至性的解放中获得成长

在我们的课堂里,学生的成长量明显不足。课堂的信息量少,满足不了学生的真实需求。纠缠于文本内容的低位低效的机械重复多,高品质的综合性学习训练少,无谓的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堂和生活无法有效链接,缺乏打通的机智,学生依托课堂“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实现生命成长”的教学目标不能真正落实。其原因莫过于教师的关注点不准确,引领力不足。

除了课内,课堂,我们还要设计好分层练习题,做好课后检测,包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反馈检测,矫正弥补,深化提升。保证学习质效。同时要做好知识板块的链接以及课时衔接等方面的铺垫。这里涉及到拓展写练的设计。一是对范文写作特点的模仿,完成能力迁移,学以致用。例如教学《颐和园》之后,模仿课文的构思方式和写作顺序,来写一篇小文章,介绍自己熟识的一处风景或建筑。二是根据文本设计衍生写练。比如具体精美语段的仿写,对文本的续写,以升华为目标的同主题写练。课内写练,要以模仿文本的写作特点为主,保证文本示范作用的最大化。课外写练,形式和内容都可以相对自由一些。

 

怎样才可以提高我们在课堂上的引领力?要努力打造“12345”课堂模式:

 

1—— 一个中心:抓中心句,设计好主问题

2—— 两条线:知识构建和能力发展。

3—— 三个板块:把握内容、体验情感、指导写作

4—— 四个策略:主问题引领、主旨句整合、文本研读、能力迁移。

5—— 五个步骤:整体感知、自读自悟、汇报分享、梳理提升、当堂写练。

 

这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其中涵盖了对教材的解读和把握,对教法学法的研究,对教学流程的安排,以及对课堂、学情的预设。在这样的知行往复中,提高学生对母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老师要有生活就是课堂的大语文观,要有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的大语文课观。这样我们就能从课本教材教案中走出来,静下心来思考:我们的每一课,到底要给孩子们什么?并且依托这样的思考,做整合和取舍,进一步明确目标,进一步优化过程。余出时间来,让学生写好字,读好书。把课外阅读向课内转移,让阅读真正得到落实。

 

(三)、蹲下身来看学生,尊重个体生命,唤醒自主意识,

培养自学习惯,提高服务学生自主成长的能力

 

教学的基点是什么,我们的一切教育行为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努力做到四个转变:

1、教师的研究方向:要从“教”转向“学”。首先要从教法研究转向学法研究,把备课的重点精力从设计怎么讲转向研究怎么学。其次,对教材的处理把握,要从侧重于“教师理解”转向着眼于“学生需求”,充分考虑学情,研究学生的课前积累、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我创建,培养学生的自主成长意识。不仅如此,还要肯让出讲台,让讲台成为学生展示成长、张扬个性的舞台。要连接课内外,把语文课堂引向生活,引向社会。

2、教学的核心任务:要从知识的传授、方法探究转向习惯养成、思维提升和品格塑造。

3、课堂的关注基点:要从教材、教案转向关注学生的状态;从重视知识和成绩转向重视生命的成长。这样的转变,并不是我们可以不要成绩,而是我们不只要成绩。成绩依然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要从学习动力这一根本入手寻求问题的彻底解决,而不能只看表象只管眼前,急功近利。当兴趣、能力、习惯等动力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错不了。我们的教学行为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

4、好课的评价标准:不再是教师设计得多么精巧,表演得多么精彩,推进的多么顺利,而要从教师的投入度转向教师的引领力和学生的成长量。

 

(四)、立足使命看素养,平和心态,杜绝急功近利;

饱读诗书,厚实文化底蕴;日积月累,苦练专业基本功

 

1、平和心态,杜绝急功近利: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投入一天甚至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的,到底是什么?是生活?是名利?还是事业?如果我们的工作目标是挣生活,只为生计,必然没有职业热情和职业幸福感可言。如果目的是求名利,那么所有的教育行为必然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讲台和工作就成了跳板和工具,而学生,学校,教育,都必然成了名利的牺牲品。如果把教育当做一生的事业去耕耘,我们成就的,必将是一项成就人才、振兴民族、传承文明的伟业。教师中间,有人过于关注和看重均分和排名,考核等级和奖金。争优的上进心值得肯定,但是为此弄虚作假的现象也常有耳闻。这既涉及到学校的考核评价制度,也涉及到教师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有时候,我们倾尽一生的精力所做的事情,是成就了一阵子,却残害了一辈子。这是我们不愿意接受却又真实存在的残酷教育现实。我们殷切的希望教育管理者能够立足人本,站得高看得远,从制度层面做出调整,给予正确的方向引领,同时也殷切的希望教师能够坚守道德底线,不计较一时得失,往长远看,对学生的终身负责。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时时,事事,都需要我们的老师们谨言慎行,需要我们有慧心,更要有佛心。

 

2、饱读诗书,厚实文化底蕴:新课改推行多年,如今,教与学的关系,早已经不再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问题了,教师使命是要做一团火,点燃学生的激情和梦想。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一块富有弹性的海绵体,需要教师把他们领到知识的海洋,由他们自己去吸收,滋养,成长。让书籍和知识润泽他们的人生。而培养一日不能无书的书香学生,打造学生的书香人生,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以书为、与书相伴的读者,身教言传,做学生的榜样。其次,也在阅读中濡养自己,厚实自己的内涵,丰富自己的生命。

教师阅读应该怎样规划?

一是专业阅读:教材、大纲、教学专著论文、专业刊物杂志都应该是我们阅读的范畴。

二是文学阅读:主题阅读是最有效有益的选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选择某个作家、某一派系或者风格接近的文化名人的系列作品,来做持续的关注和阅读。例如余秋雨、于丹、白落梅的作品,从意境内涵到情感文笔,都比较适合语文教师的阅读。要把深度阅读和持续阅读结合起来,做笔记,写心得,吸收转化,以读促变;养成习惯,让阅读与生命相伴。

    在引领学生阅读问题上,师生共读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语文教师要用自我实践去影响你的学生,构建氛围浓郁的书香校园。师生共读操作方法可以选择下面的这些策略进行:

  • 策略一:批注式推荐 ——立足课内,放眼课外
  • 策略二:引 读 分 享——榜样引领,营造氛围
  • 策略三:读书分享会 ——促进交流,深入思考
  • 策略四:读 书 简 报——构建系统,提升思维
  • 策略五:读 书 同 盟——监督跟进,确保落实
  • 策略六:将书籍转为思维导图整体理解。它的优点在于:          

           ——便于建构系统

                     ——便于记忆

                         ——便于嵌入

                               ——利于提升思维品质

 

教好书,先读好书。语文教师要集专家的精致、杂家的渊博、大家的深厚于一身。有了文化积淀,有了思想高度,具备了操作能力,实践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收放自如。

 

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三主”模式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今天,我们不妨大胆的把其中的“以训练为主线”改成“以读书为主线”。让我们的课堂少一点讲解,多一些诵读;少一点提问,多一些阅读;少一点模式训练,多一些文化建构。

 

 

3、日积月累,苦练专业基本功。

教师的基本功包括很多。我们在这里重点强调两点:

一是写字的基本功。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亟待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调研中,教师的教案、板书的整体书写质量不高,令人担忧。语文教师,自己写不了一笔好字,就无从谈及指导学生写字,写字教学任务也必然无从落实。建议年轻的老师们努力做到三个一:即选择一本好字帖;每天写练一小时;坚持一年时间。只要坚持,一定会见到成效。我们经常要求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老师们不妨躬亲示范,和学生一起练字。这样的捆绑,既是互相激发鼓励,又是互相承诺督促。

二是写作的基本功。教师的专业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涵。好文章的背后是研究,是行动。专业写作的意义在于:立足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思考,研究,整理经历记忆,积累经验智慧,最终提升为成果,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是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写作的内容形式可以广泛灵活,教学诊断,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心得,教育故事,日志,都可以去尝试。

不论是书写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不是一日之功。教师要把写字和写作像读书一样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流程,每天坚持。在日积月累中提高,才能够最终收获惊喜和精彩。

 

“如何教好语文课”的语文教学理念严重落后的同时也根深蒂固。虽然新课标一再叫停,但是我们教师的理念却没有能够同步更新,与时俱进。还在固守着制约我们前进的传统模式。也就是打着新课改的幌子,喊着新课标的口号,固执地走着“教会”的老路。结果是学生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早,厌学情绪越来越浓,语文能力越来越差,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我们的付出和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不成正比。问题在哪里?痛定思痛,症结就在于我们教的太认真,太固执,学生学得太被动,太委屈。

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去构建,而不是老师去灌输。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需要做怎样的引导?这才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新时期教师肩负的使命。新课标里,教师更重要的任务,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方法的点拨,习惯的培养,思维的提升,意志品质的根植。知识,让孩子自己学习,我们只在需要的时候帮他们一把,绝不要包办代替。我们的任务是教会他们学习,教会他们生活,教会他们做人。基于“学—导”的语文教学理念,我们不妨重新调整以上四个问题的顺序:

 

我们的教育应该立足于什么?

——基于这样的思想理念,应该努力打造怎样的课堂?

——应该如何认识教材的价值?

——自身需要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从何做起?

 

第一:打破传统模式,重塑你的教育理念——我们以为非教不可的知识,学生(包括一年级的孩子)是完全可以自己学会的。能教给孩子们的东西永远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再固守传统,必须刹住讲风,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余出时间和精力,和孩子们一起读书,看动画,欣赏优秀影视作品,在亲近经典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东西。

第二:根植两个信念,放手发动学生——是自主学习。教师最大的错误是包办,学习最大的天敌是依赖。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树立自学的信心,教给自学的方法和流程,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知识需要自己去获取。打破学生的依赖心理和教师的包办行为。二是合作学习。强化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初步的团队精神。引导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发展能力,养成习惯,锻造品质。提升文化课成绩的同时,不断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成长。

 

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合作学习是手段,自主学习才是目标。自读自悟是交流的基础,切不要本末倒置。

 

第三:解决三方面问题,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一是课堂的有效性不足问题;二是学生的成长量不足问题;三是教师转型力度不足问题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而语文教学工作也必然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局面。

有正确的战略,才有正确的战术。方向永远比方法更重要。

 

准确把握新时期教育发展方向,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迫在眉睫!

 

只要我们的认识不掉队,并且勇于打破过去的思维模式,我们的语文教学、母语教学就充满希望。

 

正如我们很熟悉的陕北放羊娃的案例,如果他一直被禁锢在“放羊”这个模式里没有办法突破,那么他这辈子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把羊养得的越来越多。他包括他的儿孙可能永远走不出放羊的生活模式。但是,如果有一天,他有了想要改变的想法,有了新的更远的目标,他就会在放羊赚钱之后,走出去转转看看,去学习,去培训,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在不断地充实和提升中,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重新塑造自己的生命。就不会拘囿于落后的定式思维,错失世界的精彩。

 

 

找对方向——勇敢突破——实现提升,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经历的的三部曲,也是亟待完成蜕变的三个必然步骤,更是急需我们给予学生的生命解放。

 

语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养,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着民族语言的发展传承,关系着国民文化素质的积淀提升。我们的每一个思想,每一次行动,都承载着这样厚重的使命。使命在肩,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立足课堂,立足平凡而神圣的岗位,在学习中成长,在思考中成熟,在行动中成就——成就我们的教育生命,成就孩子们的精彩人生,成就国家民族的美好未来。

 

让我们在担当中,在改变中,在解放中,和孩子,和希望,一起

成长!

相关热词搜索:语文教师 亟待 提高

上一篇:“想想做做”——想哉?做哉?
下一篇:这里人人都是“小先生”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