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诞辰:学者探讨止于村民幸福的乡村改造
2016-10-21 14:56:27   来源:中国网   评论:0


    10月18号,“陶行知与中国乡村改造暨陶行知诞辰125周年纪念日”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华教育改进社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代表60余人出席了这次座谈会。


      座谈会以“陶行知与中国乡村改造”为主题,分别从理论、历史、实践等维度,探讨止于村民幸福的乡村改造。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一生止于人民幸福。他的业绩精神和教育理论得到世人推崇。 

    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储朝晖老师以《从教育改进到乡村改造》为题,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项贤明以《为何当代再无陶行知》为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袁桂林以《纪念陶行知神似胜于形似》,先后做了主题发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文东茅介绍了“万福中国行动”。

  储朝晖回顾自己35年来的陶行知研究和践行经历,结合当代中国的教育改进及中国乡村建设现状,阐述了陶行知从教育改进向乡村改造的转换历程。陶行知认为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所以他在乡村改造中使用并且不断深化他原来所信奉的教育改进理念、方法,并将它们系统化为自已的生活教育理论。乡村改造仍是当下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陶行知当时所确立的村民主体性的目标仍未实现,一切乡村教育必须为农民谋福利的境界仍未达到。为乡村造血而非抽血的教育,尚未真正办起来。对乡村教育改进以及乡村社会改造的关键性和艰巨性依然不能够忽视。

   项贤明分别从知识分子社会使命感缺失、生存空间被压缩、学术评价腐败三个方面,分析了为什么如今的中国再也没有产生像陶行知一样的教育家。
   袁桂林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教育理念出发,点明陶行知思想的本质是爱满天下。其中最关键的是,关爱乡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在当下,要采取切实的办法,解决父母失联的儿童的成长与教育问题。

  杨东平提出,当下社会对陶行知普遍的认识还停留于道德楷模,完全没有理解陶行知作为伟大教育家对农村教育真正的贡献。儿童教育的启蒙、乡村教育的实践、民主教育等在中国现在是荡然无存的。陶行知教育主张两条主线十分明确:反对中国传统教育,也反对照搬西洋教育。生活教育的核心是来自生活的教育,为帮助人生活而教育。今天,农村的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个问题十分紧迫。


      文东茅教授介绍了他正在进行的“万福中国”乡村改造行动。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更高效率、更深入的乡村改造。从乡村内部着手,同时吸纳社会企业,为乡村建立更多的幸福书院,并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培养大量志愿者,共同推进止于村民幸福的乡村改造。
        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民办教育、乡村小学教育等角度,探讨如何建立为村民谋幸福的教育。

    安徽省太湖县赵河初级中学教师汪礼俊介绍了乡村学校真实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成都智善好学堂创办人尚加富介绍了他们运用生活教育的方法取得的良好的效果。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社工督导王政伟 ,介绍了他们“乐和之家”的实践。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吴明海阐述了陶行知“五族共和”的民族教育思想。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周逸先强调陶行知教育的核心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希望,陶先生教育的反传统、反洋化的两条主线与中国当代教育结合起来,希望有更多的精英青年加入。

           会上启动了陶行知乡村改造实验村活动。北京大学教育知行社社长寇焜照主持了会议。

         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党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大学的专家,以及来自安徽、福建、四川、山西的学者,参加了座谈会。北京大学陈向明、刘云杉、蔡磊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海英,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张家勇,清华大学研究员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罗贞礼,安徽教育出版社杨多文,龙岩市汀师教育发展促进会王木长等也出席了座谈会。

相关热词搜索:陶行知 诞辰 村民

上一篇:中华教育改进社全力推进三穗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下一篇:明确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发展方向,建立行业规程势在必行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