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教育改进报告
2017-02-27 11:04:23 来源:中华教育改进社 评论:0
中华教育改进社
2016年,中国教育改进处于价值犹疑,目标歧异,措施轻缓,各层级间不协调的转换状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确定的价值、目标、措施部分受到各种因素作用而发生变更,从倡导“教育家办学”转向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得到更加强调;参与国际考试和留学人数增加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两种趋势并存,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遇到软性阻力。教育经费得到保障、使用效率稍有提升,义务教育均衡评估引发争议,教育公平矛盾进一步缓解,教育质量提升遭遇评价不完备的困境,未有可显示的改进。在教育体制为主要领域的综合改革方面整体进展依然缓慢。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在各方争议中缓慢推进,中等学校考试招生意见发布,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评价范围。2016年对留守儿童做出新的界定,其教育问题依然突出,校园欺凌及暴力事件频发,教育改进急需新的动力和价值与目标共识。
一、2016年中国教育的年度改进状况
2016年教育改进的主要方面有:
(一)教育经费投入稳中有增让更多学生受惠
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减缓,教育经费投入继续保持了原有的增长势头。新修订的《教育法》再次明确了教育经费“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要求,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人心。2015年,教育经费投入取得历史性突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9221.45亿元,占GDP比例为4.26%,是2012年实现4%目标以来连续第四年超过4%。国务院决定从2016年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两免一补”政策,实现相关经费可携带。建立完善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所有省份都制定了高职生均拨款标准,22个省份制定了中职生均拨款标准。将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落实情况纳入国家教育督导重要事项,和转移支付、招生计划、院校设置等工作紧密挂钩。建立健全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形成保证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在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上作了一定努力,效果不够明显。
(二)教育当事人自主判断和选择性增多
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教育当事人获得更多样的信息来源。但中国教育当事人长期以来缺乏自主性和选择性的实际使得大量教育当事人面对多样的信息来源时,难以辨别真伪,难以判断哪种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发展,从而采取简单服从甚至盲从而非自主选择的方式应对。总体上中国大多数教育当事人依然处于难辨真伪,简单从众的状态,但从择校、就学、选课、专业申报、对各种信息的态度等方面的情况变化可以看出,能够自主判断和选择的教育当事人有明显的增加;整体上,教育当事人的判断和选择能力依然偏低,同时也在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当事人即便对政府发布的教育信息也并不轻信,对社会上传播的各种教育信息更是不见证据不轻易相信。教育质量和品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更多的教育当事人判断和选择能力的提高,对各种信息自主判断后做出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选择。
(三)依法治教基础更加厚实
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中国长期未解决的问题,也影响到教育的发展。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根据学校章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参与学校的办学和管理。加上2015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修订案)》和《教育法(修订案)》,已有3部教育法完成了修订工作。2016年,教育部完成《职业教育法修正案(草案)》和《残疾人教育条例》送审工作,正在加快《教师法(修订草案)》《学前教育法》《终身学习法》《国家教育考试条例》《学校安全条例》《健全中小学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的意见》起草工作。教育部还积极配合全国妇联做好《家庭教育法》起草工作,公布《健全学校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教育立法工作的各项进展为全面依法治教打下了重要基础。教育部在此基础上制订依法治校评价指标体系,将依法治校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方面。出台《深化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通过教育执法促进教育法律全面有效实施。发布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编写法治教育教材,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在青少年中弘扬法治精神。
(四)教育公平向纵深推进
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两免一补”政策、中央与地方经费分担比例三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消除义务教育城乡二元结构壁垒。2016年全面改薄工作中央专项补助资金增至338亿元,实现规划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2016年乡村教师补助中央奖补资金增至30亿元,覆盖573个特困县,惠及100多万名乡村教师。2016年,通过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学生8400多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1500多亿元。高中阶段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每生每年从1500元提高到2000元,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中职学校农村学生全部纳入助学金范围。国家助学贷款最长期限从14年延长至20年,偿还本金起始年限由毕业后2年延长至3年。教育部与10个省(区)签署协议,推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2016年,继续坚持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倾斜,安排协作计划21万人。进一步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规模和比例,国家、地方和高校专项计划录取9.1万人。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让更多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全口径规划中西部教育发展。启动《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二期工程,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做好重点大学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工作,实现民族自治县全覆盖,比去年再增加1万人。做好教育部牵头联系滇西片区扶贫工作,对接政策、项目、资金需求,助力滇西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16年12月,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启动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东西部联合招生达30万人。
(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政策体系更加完备
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至此,与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配套的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政策体系基本完备。全国31个省市区均制定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各项改革措施正在积极推进。高职分类考试突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核评价,录取比例进一步扩大。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更加凸显,重点高校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定向招生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试点取得成效,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和“分流淘汰”机制进一步扩大,各类违规考试招生行为进一步减少。《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公布,建立47个学习成果认证分中心,为数万人开展了学分积累与转换服务。
(六)教师享受到更多实惠
教师待遇和地位不高是制约教育发展与改进的关键性因素,2016年政府从完善制度入手,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配置。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29个省份制定出实施办法。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中央财政核拨奖补资金22.8亿元,惠及乡村教师94.9万人。扩大实施农村特岗计划,除连片特困地区外,265个省贫县也纳入了实施范围,工资性补助标准提高到西部人均每年3.1万元、中部人均每年2.8万元。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发布普通高中校长、中职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对教师行为作出规范。高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次设立青年学者项目。
(七)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为提高质量提供了新动力、新手段,参与教育信息化的主体更加多元。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85%,数字教育设备和资源覆盖全国全部6.4万个教学点。继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建设偏远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互联网全覆盖和网络教学环境初步普及。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织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共享,探索信息技术支撑的教育服务供给新模式。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向农村地区、偏远地区、民族地区推送优质教育资源。要持续应用驱动,持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
二、2016年教育亟待改进之处
2016年教育改进绩效与面临的问题相当。如何进一步理顺中央地方教育管理关系,如何逐步缩小东中西部教育发展差距,如何有效破解课业负担重、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老大难”问题,如何有效化解办学自主权不足、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够、民办教育实力不强等问题,如何让教育变革跟上时代,让培养的人能够从容应对未来发展与挑战,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如何应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不够,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教育发展还不平衡,结构不尽合理,各级各类教育贯通衔接不够畅通,城乡、区域、校际资源配置存在差距。教育管理水平、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能力还不强,师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全社会理性的教育观还未真正树立,实际工作、现实生活中背离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一)行政部门对学校干预过多
2016年,一方面,对教育行政审批行为作了进一步规范,减少审批事项,推进教育行政审批网上平台建设。进一步落实和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2016年在东、中、西部不同中等学校的抽样调查显示:一年中各种行政部门发给学校的文件在400份到700份之间,不少学校一天先后收到行政部门的文件3份。若按照相关文件不折不扣执行,就会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而一些学校由于不敢得罪相关行政部门,不得不勉为应酬,如此依然对学校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干扰。不少地方以行政手段推进中小学章程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结果事与愿违,只是为学校加上新的行政束缚;一些地方以做好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名义,在教育行政体系下设置的评估院,依据行政指令对学校进行过多过繁的评估,成为改革概念下加重学生负担,干预学校工作,降低学校教学自主性的新架构。
(二)义务教育均衡评估验收受到争议
截至2016年底,共有1824个县(市、区)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继上海、北京等7省(市)全部通过认定,尚有近1600个县(市、区)没有通过评估。这一由相关政府部门组织的评估验收从过程到结果都备受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一是当地居民明显感到未实现教育均衡的地区被验收认定为实现了教育均衡,因而普遍认为验收结果与事实差距太大;二是接受验收的各地政府在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过程中做足了功夫,一些地方甚至停止日常教学工作迎检,引发教师、学生、家长的不满。有教师在反映情况的信中直言:“学校迎接教育均衡验收的工作就是每天造假、造假”“应付国检怎么办?假课表、假数据、假实验……总之能通过检查必须按上面的要求一概造假。”“上面要求什么,就造什么,加班加点造。”事实上这样的验收过程违背了教育的初衷,给师生和教育造成的内在诚信与价值伤害极其严重。事实证明管办评一体的评估验收很难有公信力,通过验收的教育均衡省、市、县仍应加大教育均衡工作推进力度。
(三)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
由于已发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没有突破现行招考不分的体制,保留了招生计划行政性分配制度,地方招办继续充当学生和高校之间的中间人,
一、2016年中国教育的年度改进状况
2016年教育改进的主要方面有:
(一)教育经费投入稳中有增让更多学生受惠
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减缓,教育经费投入继续保持了原有的增长势头。新修订的《教育法》再次明确了教育经费“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要求,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人心。2015年,教育经费投入取得历史性突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9221.45亿元,占GDP比例为4.26%,是2012年实现4%目标以来连续第四年超过4%。国务院决定从2016年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两免一补”政策,实现相关经费可携带。建立完善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所有省份都制定了高职生均拨款标准,22个省份制定了中职生均拨款标准。将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落实情况纳入国家教育督导重要事项,和转移支付、招生计划、院校设置等工作紧密挂钩。建立健全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形成保证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在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上作了一定努力,效果不够明显。
(二)教育当事人自主判断和选择性增多
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教育当事人获得更多样的信息来源。但中国教育当事人长期以来缺乏自主性和选择性的实际使得大量教育当事人面对多样的信息来源时,难以辨别真伪,难以判断哪种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发展,从而采取简单服从甚至盲从而非自主选择的方式应对。总体上中国大多数教育当事人依然处于难辨真伪,简单从众的状态,但从择校、就学、选课、专业申报、对各种信息的态度等方面的情况变化可以看出,能够自主判断和选择的教育当事人有明显的增加;整体上,教育当事人的判断和选择能力依然偏低,同时也在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当事人即便对政府发布的教育信息也并不轻信,对社会上传播的各种教育信息更是不见证据不轻易相信。教育质量和品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更多的教育当事人判断和选择能力的提高,对各种信息自主判断后做出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选择。
(三)依法治教基础更加厚实
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中国长期未解决的问题,也影响到教育的发展。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根据学校章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参与学校的办学和管理。加上2015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修订案)》和《教育法(修订案)》,已有3部教育法完成了修订工作。2016年,教育部完成《职业教育法修正案(草案)》和《残疾人教育条例》送审工作,正在加快《教师法(修订草案)》《学前教育法》《终身学习法》《国家教育考试条例》《学校安全条例》《健全中小学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的意见》起草工作。教育部还积极配合全国妇联做好《家庭教育法》起草工作,公布《健全学校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教育立法工作的各项进展为全面依法治教打下了重要基础。教育部在此基础上制订依法治校评价指标体系,将依法治校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方面。出台《深化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通过教育执法促进教育法律全面有效实施。发布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编写法治教育教材,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在青少年中弘扬法治精神。
(四)教育公平向纵深推进
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两免一补”政策、中央与地方经费分担比例三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消除义务教育城乡二元结构壁垒。2016年全面改薄工作中央专项补助资金增至338亿元,实现规划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2016年乡村教师补助中央奖补资金增至30亿元,覆盖573个特困县,惠及100多万名乡村教师。2016年,通过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学生8400多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1500多亿元。高中阶段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每生每年从1500元提高到2000元,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中职学校农村学生全部纳入助学金范围。国家助学贷款最长期限从14年延长至20年,偿还本金起始年限由毕业后2年延长至3年。教育部与10个省(区)签署协议,推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2016年,继续坚持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倾斜,安排协作计划21万人。进一步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规模和比例,国家、地方和高校专项计划录取9.1万人。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让更多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全口径规划中西部教育发展。启动《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二期工程,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做好重点大学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工作,实现民族自治县全覆盖,比去年再增加1万人。做好教育部牵头联系滇西片区扶贫工作,对接政策、项目、资金需求,助力滇西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16年12月,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启动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东西部联合招生达30万人。
(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政策体系更加完备
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至此,与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配套的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政策体系基本完备。全国31个省市区均制定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各项改革措施正在积极推进。高职分类考试突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核评价,录取比例进一步扩大。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更加凸显,重点高校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定向招生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试点取得成效,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和“分流淘汰”机制进一步扩大,各类违规考试招生行为进一步减少。《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公布,建立47个学习成果认证分中心,为数万人开展了学分积累与转换服务。
(六)教师享受到更多实惠
教师待遇和地位不高是制约教育发展与改进的关键性因素,2016年政府从完善制度入手,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配置。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29个省份制定出实施办法。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中央财政核拨奖补资金22.8亿元,惠及乡村教师94.9万人。扩大实施农村特岗计划,除连片特困地区外,265个省贫县也纳入了实施范围,工资性补助标准提高到西部人均每年3.1万元、中部人均每年2.8万元。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发布普通高中校长、中职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对教师行为作出规范。高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次设立青年学者项目。
(七)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为提高质量提供了新动力、新手段,参与教育信息化的主体更加多元。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85%,数字教育设备和资源覆盖全国全部6.4万个教学点。继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建设偏远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互联网全覆盖和网络教学环境初步普及。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织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共享,探索信息技术支撑的教育服务供给新模式。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向农村地区、偏远地区、民族地区推送优质教育资源。要持续应用驱动,持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
二、2016年教育亟待改进之处
2016年教育改进绩效与面临的问题相当。如何进一步理顺中央地方教育管理关系,如何逐步缩小东中西部教育发展差距,如何有效破解课业负担重、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老大难”问题,如何有效化解办学自主权不足、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够、民办教育实力不强等问题,如何让教育变革跟上时代,让培养的人能够从容应对未来发展与挑战,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如何应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不够,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教育发展还不平衡,结构不尽合理,各级各类教育贯通衔接不够畅通,城乡、区域、校际资源配置存在差距。教育管理水平、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能力还不强,师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全社会理性的教育观还未真正树立,实际工作、现实生活中背离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一)行政部门对学校干预过多
2016年,一方面,对教育行政审批行为作了进一步规范,减少审批事项,推进教育行政审批网上平台建设。进一步落实和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2016年在东、中、西部不同中等学校的抽样调查显示:一年中各种行政部门发给学校的文件在400份到700份之间,不少学校一天先后收到行政部门的文件3份。若按照相关文件不折不扣执行,就会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而一些学校由于不敢得罪相关行政部门,不得不勉为应酬,如此依然对学校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干扰。不少地方以行政手段推进中小学章程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结果事与愿违,只是为学校加上新的行政束缚;一些地方以做好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名义,在教育行政体系下设置的评估院,依据行政指令对学校进行过多过繁的评估,成为改革概念下加重学生负担,干预学校工作,降低学校教学自主性的新架构。
(二)义务教育均衡评估验收受到争议
截至2016年底,共有1824个县(市、区)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继上海、北京等7省(市)全部通过认定,尚有近1600个县(市、区)没有通过评估。这一由相关政府部门组织的评估验收从过程到结果都备受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一是当地居民明显感到未实现教育均衡的地区被验收认定为实现了教育均衡,因而普遍认为验收结果与事实差距太大;二是接受验收的各地政府在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过程中做足了功夫,一些地方甚至停止日常教学工作迎检,引发教师、学生、家长的不满。有教师在反映情况的信中直言:“学校迎接教育均衡验收的工作就是每天造假、造假”“应付国检怎么办?假课表、假数据、假实验……总之能通过检查必须按上面的要求一概造假。”“上面要求什么,就造什么,加班加点造。”事实上这样的验收过程违背了教育的初衷,给师生和教育造成的内在诚信与价值伤害极其严重。事实证明管办评一体的评估验收很难有公信力,通过验收的教育均衡省、市、县仍应加大教育均衡工作推进力度。
(三)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
由于已发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没有突破现行招考不分的体制,保留了招生计划行政性分配制度,地方招办继续充当学生和高校之间的中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