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教育改进报告
2024-09-05 09:33:11 来源:中华教育改进社 评论:0
2023年中国教育部门遵循中共二十大精神,依据“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建设教育强国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重点,致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疫情防控调整后,除部分高校还实行严格的门禁管理外,学校教学与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到疫情产生之前的状态,教育因疫情遭受的损失、削弱并未完全弥补和恢复。疫情后的教育修复工作未能有效开展,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部分县域尚未真实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教育经费问题更为突出,教育改进程度与领域受经费等因素影响而有限,对教育改进的期望继续走低。
一、2023年中国教育改进状况
2023年教育改进的主要方面有:
(一)开启扩优提质行动
202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23年9月,为落实《意见》要求,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通过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推进优质普惠、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加快优质均衡、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促进优质特色、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行动强化优质融合等八个行动,进一步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在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依然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上述两《意见》符合人民“上好学”的美好愿望,让家长和学生满意依然路途遥远。
(二)中小学科学教育引起高度重视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意见》旨在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2023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实施范围进一步拓展,培养高校增至58所,覆盖25个城市,计划培养1700余名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流高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各地各校随即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开足开齐科学课程,在“优师计划”项目中提高科学类课程教师培养比例,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清华大学等30所试点高校首届共录取1636人“国优计划”学生。北京等省市强化中学实验环节,将实验列入中考内容。年底,教育部决定分三批启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项目。
(三)学生健康问题得到更多关注
由于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通过“五育”并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心理健康监测、完善心理预警干预、建强心理人才队伍、支持心理健康科研、优化社会心理服务、营造健康成长环境等8项重点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在不少学校,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课间十分钟消失,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等话题频繁登上各平台热搜,受到全社会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期望教育回归教育本身,校园回归正常,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得以实现。一些地方制定了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课程要求,公布新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现场考试评分标准,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理念,强化运动锻炼,弱化考试压力,让学生动起来、体质好起来,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四)教育经费公布数仍能达到GDP的4%
2023年11月,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教财〔2023〕8号)显示: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329.14亿元,比上年增长5.97%。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48472.91亿元,比上年增长5.75%。202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10207.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01%。2023年6月教育部网站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公布的数据与公告数据有些微出入: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344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8478亿元,比上年增长5.8%。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其他教育经费总投入分别为5137亿元、26801亿元、9556亿元、16397亿元、345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6.7%、8.5%、6.2%、-1.8%。2022年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增幅分别为:7.3%、5.2%、3.6%、2.8%、1.2%、1.3%。与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上年增长9.13%,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6.82%相比明显下降;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与2021年同为4.01%,该比例跌至自2012年该指标超4%以来最低,接近4%“红线”。在疫情影响到经济及各地各级财政收支的情况下,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十分不易。从建设教育强国和高质量教育体系看,中国该项指标已低于世界各国的平均值,仍需采取有效措施。
(五)着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变革
ChatGPT于2022年底发布,在2023年实现升级更新。虽然在中国直接使用者极少,它却已经触动中国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加速的教育智能化时代正在到来。年初,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在中国召开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聚焦教育数字化下的教育转型与教育未来,大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部颁布《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教育部在湖北武汉召开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议,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通过了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UNESCO IISTEM)的决议。数字化一方面赋能教育革新,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教育数字化也存在侵犯、压制个人权利,人的教育主题地位被削弱甚至无视的危机与风险。在智能技术的裹挟下,人的独立性、思想性、创新性特征可能进一步衰微,更加成为数字技术链上的“符号”;人的隐私权保护、人身安全也将面临新挑战,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助力教育优质均衡,支撑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同时,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原则规避、防范、化解风险。
二、2023年中国教育改进不足之处
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是一个关键的重建之年。教育与各行业一样亟待快速恢复,教育的高度复杂性使得疫情及相关措施对教育的伤害是深层、隐蔽的,在恢复的过程中对这点重视不足。教育经费问题在各地继续扩大,教师工资不能及时足额发放的面在增大。
(一)疫情后未能重视并有效开展教育修复
2023年全国多地中小学校相继于2月上、中旬正式开学,此时各地的新冠病例仍在散发状态,教育教学过程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不确定性。此前三年疫情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学业、情感、信念、态度、整体成长和未来人生等方面的次生灾害尚未充分显露,其中一些学生心理韧性下降,明显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焦虑、抑郁、情绪失控,甚至在各地发生多起自杀现象。教师们的教育观念、育人信心、工作秩序、组织结构等各方面也受到损失和削弱。开学后对师生身心受到的伤害状况均未给予充分关注,未进行科学调查、评估、认定,对未成年人的伤害尚未充分认识,也未对受疫情影响的师生开展身体、心理、学业与能力等方面开展积极的教育修复与积极干预工作,仅有部分地方被动取消体育中考中的长跑项目。2023年6月29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多家联合发布的《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86.39%的人经常感到抑郁,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50%抑郁患者为在校青少年学生,41%曾因抑郁休学,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30%。学生抑郁的原因,77.39%在人际关系,69.57%在家庭关系。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苛刻、控制、忽视、缺乏关爱和冲突、家暴。学业压力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身上的一座大山。
(二)科学教育受到重视却不得法
2023年,科学教育得到重视,但对中外科学水平的差距认识不足,科学教育主要还局限于校园、课堂、教材、教学,将科学教育狭隘理解为上科学课、传授科学知识,与原生态注重学生在兴趣驱动下自主动手做实验的科学教育尚存在不小差距。在教育概念、观念中内含科学成分不足,在教育学理中的科学意识和逻辑不充分,甚至还有一些唯实证等违背科学、反科学的内容。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所强调的主要是“要不断优化教案、学案,加强对学生有针对性的科学教育指导”,并未对在实践中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运用科学思维,自觉自主获取科学知识,探索科学真理,培养质疑、怀疑、实证、实验的科学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和实施路径,大量科学教育还局限于先验论,忽视经验论运用,重视进行科学考试和考核,尚未在孩子们心中真正种下科学的种子。。
(三)教师负担加重,权利未得到有效保护
“双减”、疫情、课后服务,学校每年收到数以千计的文件,使得教师负担不断加重。调查显示,一些学校教师周工作时间超过70小时,远超过《劳动法》的法定标准。2023年10月31日,郑州一名“00后”小学女教师留下遗书后跳楼自杀,引起网络关注。女教师在遗书中称,面对学生很想教书育人,但学校的工作、活动、领导的检查,让她像进了“牢笼”,“每天提着最后一口气在工作”。重压之下,教师群体的抑郁、焦虑、交往不适、职业倦怠等不易被觉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尽管2019年相关部门就曾提出专门针对中小学教师减负的相关政策,却一直未有效落实。教师的心理问题对师生形成双重伤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师减负监督体系,给教师减负刻不容缓。
(四)义务教育并未实现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条件不足
2022年5月5日,教育部宣布:“经过中央和地方的不懈努力,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895个县都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根据第三方机构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督导验收”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当前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问题依然相当严峻:1,约占全国县域总数四分之一的700个以上的县小学综合差异系数大于或等于0.5,意味着以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确定的八项指标衡量(下同),这些县域中有约三分之一的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在两倍以上;2,约占全国县域总数15%的430个县小学校际综合差异系数小于或等于0.333,意味着这些县有约三分之一的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在一倍以上;3,全国县域小学校际综合差异系数小于或等于0.2的县仅有约占全国县域总数的1%的30个,意味着在这些县域中,有约三分之一的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在0.5倍以上。初中之间的差距同样不容乐观。
虽然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历史欠账和有层级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的判定与事实不符,据此所作出的将我国义务教育工作的重心由“基本均衡”转到“优质均衡”上来的时机和条件还不成熟,需要重新评估,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力度不但不能减,反而在校际差距较大的县还要继续以实现基本均衡为目标,加大力度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关工作也需要相应调整。
(五)“留学中国”品牌建设面临新挑战
2023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在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学费和生活费均明显提升,仍呈现触底反弹,稳居第一大留学生生源国。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学生高等教育阶段热门留学地分别为美国(289526)、英国(158335)、澳大利亚(140111)、加拿大(100075)、日本(85762)、德国(40055)、法国(27479)、意大利(15872)、新西兰(10570)。中国是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第一大留学生生源国。2023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22—2023学年在美国留学的国际学生数量增幅为过去40年之最。据澳大利亚内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3月,中国内地学生签证批准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43.4%。受国别关系等因素影响,2023年中国赴美留学生数比前一年下降0.2%,延续了近年来中国赴美留学生数量缓慢下降的趋势,中国赴俄罗斯留学人数呈现出增长趋势。“留学中国”面临挑战,来华留学教育遇到更加错综复杂的情况,疫情让来华留学教育的生源结构更集中,曾是生源排名前15位的美国在中国学习的大学生人数从万余人下降到数百人,降至20多年来的最低。同时,中国留学生教育层次降低,49万余名来华留学生中近一半接受的是短期非学历教育,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占总人数的52.44%,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仅占国际学生总数的17.2%;学科结构分布不合理,工科、经济和管理三个学科的留学生占比仅56.8%。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生源质量、教学模式、管理水平、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短板问题也暴露得更加明显,认可度不高。“留学中国”应深入思考如何实现由“量”向“质”的突破。
(六)民办学校大量减少影响区域教育生态
2023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7.83万所,比上年减少7451所,占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总数的比例34.37%。在校生5282.70万人,比上年减少346.06万人,占全国各级各类在校生总数的比例18.05%。其中:民办幼儿园16.05万所,比上年减少6213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比例55.49%;在园幼儿2126.78万人,比上年减少185.25万人,占全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的比例45.96%。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5万所,比上年减少1626所,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比例5.23%;在校生1356.85万人(含政府购买学位736.37万人),比上年减少317.25万人。仅有民办普通高中比上年增加292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比上年增加95所。2023年8月,安徽省临泉县教育局发布公告,当地50所民办幼儿园终止办学,类似情况在福建省、海南、浙江等地均有发生。一些地方采取强制措施关停民办学校改变了校际关系和学校运行的内在机理,减少了学校多样性,挤压了家庭和学生自主选择空间与机会,影响到区域教育生态。
三、2024年中国教育改进期望
2024年,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与经济增减分化、数字化、经济总体增长趋缓将成为必然,教育改进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积极应对人口变化,以高质量和现代化为基本目标,提高教育效能,以更高的智慧应对各种挑战,依据教育优先发展政策竭力保障教育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有效控制教育经费短缺面和数量,尽力杜绝教师工资不能及时足额发放现象,减缓师生压力,让校园回归常态。
(一)解放学生和老师
中国教育遇到的一切问题都根源于学生不是学习的真实主人,教师不是教学的真实主人。对教育的新期待必须源于把学生和老师身上各种压力、负担、束缚尽可能解除,才能新生!解放学生,让学生更接近成为学习的主人;解放教师,让他们更接近成为教学的主人。社会上的、商业的、行政的,累加起来的非学习与教学负担不计其数,减少一层是一层,减少一项是一项,尽可能减少对学校以及其主体师生正常教学的干预。各位与教育相关的当事人都有此认识,并且就能力所及行动起来,减少外部的干预,减少过多的各种各样非教育教学任务或负担进校园,2024年的教育将会越来越好。
(二)教育积极应对人口变化的影响
中国新生儿数量的急剧或许还可能是持续下降必然深刻影响教育的未来布局和发展样态,需要教育做出相应的主动性应变和前瞻性调整,以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中国从2017年起出生人口持续快速下滑,202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创近60年来新低。据测算,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总规模在2024年后从2.20亿持续减少至1.62亿,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学龄人口将分别在2023年、2026年、2029年达到峰值,之后快速减少。生育率下降对教育带来的首要影响是生源减少,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还会加剧因流动而出现的“马太效应”,在人数减少的同时,人们对质量、公平、普惠的要求反而会提升,对教育的期望值也会抬高,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均衡配置,以及如何满足受教育者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顺应人口发展新形势,需要做好教育资源数量与结构性调整,提升优质均衡水平;乘势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更好实施个性化教育教学;调整教师培养、使用、管理、评价、提升、退出机制,确保优秀的人在岗从教。
(三)切实保障教育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2021年、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分别要求“要千方百计巩固4%成果”“健全4%落实机制”。相关部门公布数据显示这两年实际执行情况均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4.01%,跌至�2012年该项指标达到4%以来的最低值。实地调查显示,2022年就有部分县不能及时足额到位教育经费、挪用中央或省级转移支付的专项教育经费情况,2023年出现此类情况的县在增多,数额在增大。地方政府不能及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却以“开除”威胁教师不得泄露信息。2024年地方财政收支难以平衡的情况给教育经费保障带来的困难将会增高,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的难度前所未有,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正常运行。依据中共二十大报告对教育优先发展的定位,需要更为透明、刚性的措施,逐县落实保障,尽可能减少不能及时足额兑现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的波及面和数额,通过保教育来保当地经济社会稳定。
(四)高校从校门到理念、体制都更加开放
2024年元旦假期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在疫情后相继宣布“有序推进”校园开放,还有高校表示将更新一批便民设施,整合校内艺术、科学、体育等资源进一步与公众共享,让人了解校园文化,感受校园魅力;同时,多家高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不为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开放是大学的原本特性,大学与社会开放通行是自有大学以来的常态,高校的发展变迁始终与社会公众、与时代潮流紧密相连,大学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开放才能有效担当社会责任。中国《高等教育法》明确:高等学校应当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大学本身的功能决定其需要向社会公众打开大门,促进交流。在中国高校校园是否应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如何开放却成为一个争议的问题,北京大学副教授李某不得不以自己在校门口“跨栏”入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大学的门禁严格仅是办学理念和体制不开放形而下的体现,唯有理念、体制开放才能妥当解决好门禁问题;门禁管理有序并不意味着理念、体制的开放。校园大门开放与否,不应取决于社会舆论压力等外部驱动力的大小,而应由高校自身的精神和理念制度提供内驱力。中国大学唯有真诚开放才能更接近一流,借着大门开放的讨论,高等教育领域需进一步探索如何打造更开放的办学理念、体制机制和组织形式,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五)预防并有效解除巨型学校风险
巨型学校越来越多,微型学校越来越少,适度规模的学校被边缘化,这三种景象发生在同一区域,是同一件事的两面,反映的是当地教育并未朝着真正可持续的均衡方向发展。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将给未来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校良好生态带来的严重问题。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不少管理者还在将巨型学校当成当地教育发展的政绩。巨型学校是错误的发展观、行政驱动的集团化与家长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共构而成,政策和财政经费使用的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是助长剂。
超越适度规模的学校看起来可能是“优质学校”,却忽视了所有学生权利平等的均衡发展,于是在高处补偿,促使优校越优越大,弱校越弱越小,误导家长抬高成本追逐,不顾后果地把少数学校不断“撑大”,扼杀了多数多样性的学校。照此逻辑,显示当地教育并未实现真实的优质均衡而又永远无法实现优质均衡。
巨型学校不仅带来城市交通拥堵、秩序混乱、学生就学成本增高,而且破坏了区域内良性的教育生态,突破了就近入学原则,使当地教育处于单一、不平衡、成本不断攀升而又难以多样、平衡、可持续的发展状态;更导致对学校的治理、管理由于超距而越过有效管理半径,降低甚至失去治理有效性,增高治理层级和成本;最为严峻的是导致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降低,学生难以获得足够的关注、锻炼、表达与表现机会,巨型学校中大多数学生成为分母而非分子。内涵发展就必然是适度规模的,逐渐缩小规模才能做精做细,适度规模是优质高效的必要前提与特征。巨型学校的风险急需预防、减轻、解除,贻误时机则更多超规模巨型学校所造成的危害更大,解决难度更高,解决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实现扩优提质也就更难。科学合理做好学校布局,切实消除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四大差距,终止各地掩埋不均衡事实而非切实推进均衡的行政驱动的集团化办学,着眼全局又要精细考量,正确有效利用平衡机制促进不同学校在同等条件和相同规则下均衡发展,转换做大做强做优少数学校的工作模式,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更高质量的公平。
(六)职业教育在新的环境下主动走进市场
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职业教育,是健全教育体系、满足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必要选择。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确立生利的价值观,主动走进市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均属于形而下层面,只有在形而上层面实现观念与体制的突破,融入大的市场体系,职业教育才真正步入健康发展的大道。一段时间来,职业教育热衷于高层行政主体的部省合作、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忽视微观底层职业教育主体师生与学校的市场处境,也较少基层主体参与,轰轰烈烈之下师生受惠不多,从体制机制改进角度看仍属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在高考毛入学率超过中考普职比的情况下,中职学校在比拼升学上难以获得相对于普通高中的优势,其存在的必要性在于为有个性化优势潜能的学生在其能力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使相应的能力得以充分发展,但当下中职学校严重缺乏这方面的办学能力。在高职本科乃至读研的通道打通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比拼学历就迷失了自身的方向,丢弃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无法真正实现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更加完善。
(七)教学改革实验有切实成效
2024年,教育部通过申报审批公示程序决定在全国设立一批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包括63个实验区和189所实验校,以便在全国深入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着力解决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探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实践模式,总结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在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教育部也在征集各地申报科学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此前已经有过不少类似的实验区、实验校,除少数成效明显外,多数仅仅是按部就班、照章行事,没有多少实验与改进。希望各实验机构结合自身优势,深入探明当下教学的问题,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积极探索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开展整体单元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教与学方式变革等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探索真问题、真情境、做中学的教学设计,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2024年,期望校园回归活泼,学生身心健康,教师心情愉快,教育更好融入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关键力量,教育改进得以接续并深化,提振人们对教育办得更好的信心。(本报告内容部分发表于《改革内参》2024年2月2日出版的综合2024,05期。)
上一篇:2022年中国教育改进报告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