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六十年纪事与启思(1949-2009上下)》
2013-05-25 16:33:43   来源:中华教育改进社   评论:0

导语

    储朝晖编著的《中国教育六十年纪事与启思(1949-2009上下)》内容介绍:对历史的总结和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中国当今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趋势都需要中国教育在品质上有一个整体提升.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
    中国历史文化客观上提供了实现中国教育品质提升的重要前提,而现实中又存在不少阻碍这一提升的各种因素,能否创造条件使这一提升成为现实是本书力求探索的问题。
    分析过去,抓住现在,创造未来。愿人类享受更好的教育,愿中国人能享受更优质、公平、高效、人性化的教育。

内容提要

    储朝晖编著的《中国教育六十年纪事与启思(1949-2009上下)》以如何将中国教育办得更好为出发点,依据对教育发展影响的重要程度,以六十年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为线索,选择发展历程、规模与数量、质量与公平、教育价值、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教育决策、教师成长与发展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每一主题都基于历史史实,展现其发展轮廓,分析其产生的背景以及对实践的影响。《中国教育六十年纪事与启思(1949-2009上下)》试图达到以历史资料展现教育发展的未来,从分析讨论中探明教育未来发展道路的目的。

目录

上册
第一章  历程:曲折中前行
    第一节  新篇(1949--1956)
    第二节  跃进(1957一1961)
    第三节  调整(1961--1965)
    第四节  混乱(1966--1976)
    第五节  恢复(1977--1984)
    第六节  改革(1985--1988)
    第七节  重启(1989--1998)
    第八节  跨越(1999--2002)
    第九节  发展(2003--2009)
第二章  规模与数量:跌宕起伏
    第一节  教育规模与数量界定及概况
    第二节  教育普及的规模与数量发展
    第三节  义务教育的规模与数量发展
    第四节  扫除文盲工作进展情况
    第五节  高等教育规模与数量变化
    第六节  幼儿教育发展情况
    第七节  远程教育发展情况
    第八节  教育投资的数量与规模演变
第三章  品质:质量与公平
    第一节  教育品质的界定
    第二节  六十年教育效能状况
    第三节  六十年教育公平状况
    第四节  六十年教育的开放
    第五节  教育秩序、自主性
下册
第四章  价值: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  教育价值问题的界定
    第二节  向工农开门,为工农服务
    第三节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第四节  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
    第五节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六节  对“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批判
    第七节  主体性问题的讨论
    第八节  教育为人民服务
    第九节  以人为本——教育价值的回归
第五章  体制:公办与民办
    第一节  国家主义教育理念事实上的确立
    第二节  国家包揽教育
    第三节  难以平衡的“两条腿走路”
    第四节  艰难曲折的教育体制改革
    第五节  民办学校发展的坎坷
第六章  管理:行政化与专业性
    第一节  政治工作者管理学校
    第二节    中国式的校长负责模式
    第三节  教育家办学
    第四节  知识获取导向的评价
    第五节  呼唤现代学校制度
第七章  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
    第一节  教育决策的程序与类型
    第二节  教育决策个人权威化
    第三节  民主决策的有限存在
    第四节  权势下缺乏理性的教育学术
    第五节  思想的贫乏
第八章  教师:职业与精神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通常定位
    第二节  争取、团结、改造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对象之一
    第四节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第五节  待遇与地位变迁
    第六节  专业化走向何方
后记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教育 六十年 纪事

上一篇:吉祥六“宝”要带进课堂
下一篇:“妙招”使课堂熠熠生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