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究
2013-09-24 09:46:54   来源:中华教育改进社   评论:0

中华教育改进社秘书处  洪锡寿

 

     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已明确了中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学校文化建设在此会议前,已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们的重视,现在,他们更加积极地思考如何创设行之有效的学校文化。但也有一些学校却走进了文化建设的思维误区,混淆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认为把学校打造成现代化、条件优越就代表有了好的学校文化,在如何对学校文化进行有效策划上思路有些模糊。为此,笔者结合最近13年来对学校文化的研究、策划及实践,挂一漏万地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概念

    国内管理学届权威周三多先生认为“组织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对于学校文化而言,有很多的学者专家对其进行了概括,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他们的姓名及其详细内容。学校文化是学校范围内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称。它包括一所学校的校风、班风、学风和教风,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建设,包括学校师生及其领导的文明素养,包括各个学科班级授课教师的水平,包括文体卫生以及课内外活动高质量和有效性,包括校园内各种组织文化建设。它集中体现在学校师生员工经常性行为习惯上,并在教育共性需求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学校的个性。

    学校文化不都是同一模式、风格和不变的,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学校文化,同一学校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学校文化,文化是有个性的,如同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同时,学校文化的特点还具有相对性、多样性和变化性。

2.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及联系

   学校文化组成如果从整体来划分的话,可分为学校精神文化、学校视觉文化(也有称其为物质文化)、学校行为文化三大部分组成。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它是影响、指导全校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关键部分,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校训等,在不同的精神文化影响下,就会有不同的行为文化。视觉文化既是对学校精神文化的一种表达、呈现,包括:建筑设计、区域文化、特色展示栏、校园绿化、校园卫生等。它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视觉体现形式,其特点是具有教育性和感染力。行为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通过管理机制所呈现出来的,包括办学策略、管理机制、制度建设、教风、学风、教育活动等,它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具备好的学校文化的显性标尺。再好的精神文化和视觉文化,如果没有内化为员工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那都不叫好的学校文化。

     结合学校文化的三大部分,笔者可以举一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来帮着大家理解学校三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通常评价一个人是否有文化素养,主要从他的衣着外表、习惯性行为以及个人思想境界来识别和判定。一个人如果衣着很得体,外表打扮的很漂亮,只能说这人视觉形象好,但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或相处,如果这个人一直具有良好的习惯,如,尊重长辈、乐于助人、积极进取等,则说明这个人行为举止也很好,在交流和相处的过程中,这个人意识心态一直很积极,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且为人处世大方有度,则说明这个人的思维方式积极向上。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良好的意识心态(精神文化)、行为举止(行为文化)、衣着很得体(视觉文化),则能说明这个人很有文化素养。

    所以,决定学校文化的内核是学校精神文化(即思维方式),精神文化通过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呈现和影响,最终形成了具有自身风格的学校文化。

3.好的学校文化应有积极的影响力

    好的学校文化具有积极的影响力,能促进师生与校园的和谐共生,具有教育功能,能逐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及整体品位。

    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增值性,好的学校文化能积极影响人的心态。当进入校园后,能立即促使人产生积极的正思维,以及在正思维下的正精进行为,也就是说能积极建立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举止。学校文化建设不仅要在视觉上力求高雅、精炼,还要在促进全体师生的行为习惯上产生积极影响,比如对教师的敬业、宽容与责任意识的积极影响;对学生的“向学”、“好善”、“思进”、“有为”产生积极影响。但是,有些学校的文化建设太过于追求外表精美设计,却忽略了其在精神文化影响下的管理机制建设及育人氛围的设计及营造,起不到积极影响的功效,自然也就失去了增值效应。

 

二、如何实施学校文化建设

1.思维方式的变化:

    学校文化并不是有了钱找几位优秀美工带着一批施工队就能办得到的,更需要有好的战略发展思维来策划,所谓战略发展思维,要考虑到学校今后和全局的发展与定位,不是今天学校有钱了,就赶紧来策划,更不是过了两年因换了位新校长,又来了一种新校长个人爱好的文化。所以,笔者认为策划时要充分考虑两个关键原则,即学校的文化是想“建设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离开了这两点,将会导致学校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与学校文化设计的不兼容,甚至不同校长任期就有不同的文化设计,校园文化设计就真的是变成了校长的个人爱好设计。否则,好的学校文化既不能得到有效落实,更不能得到有序的延续。战略发展所需,就是说好的学校文化要考虑到其教育的影响力,一旦形成,应该要确保这种好的文化能得到良好的传承,所以,学校文化应得到师生的共同认可,最终变成整体的价值观,即使换了新校长也不愿否定它,也舍不得舍弃它。否则,学校精神文化与实际的行为文化之间就会产生隔阂甚至冲突,既缺乏持续,也缺乏精神气,不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力量。所谓相互作用,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使命、学校的定位及办学的终极追求支持着学校文化的不断延伸与丰富,同时,好的学校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思考习惯及行为习惯也在反作用于学校精神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形成了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力的相辅相成作用。

    好的学校文化建设应基于战略发展所需,由注重表象转向注重实效,由初步注重设计到转向注重管理,这就需要用系统方法来策划、落实、改进,将学校的理念文化、行为文化进行有效的对接,形成合力,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达成有效的教育培养目标。

2.内容维度的变化:金字塔结构设计

    笔者结合ISO国际质量标准要求及本人从事多年的“学校软实力改进提升”管理咨询经验,拟订了 “学校文化建设的金字塔结构”,并结合该结构将学校文化的三大部分组成进行了细分。学校文化应在精神文化引导下,去策划、建设学校视觉文化,同时,为了确保学校文化的实现并持续传承,需要有切实有效的行为文化作保障(请见图解)。学校文化建设按照ISO国际标准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一个过程管理,而过程管理是有目的性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使学校质量目标(包括办学目标及学生培养目标、办学特色)达成。

   精神文化指引学校行为文化,精神文化通过行为文化的管理机制及视觉文化的育人性以及外部环境正刺激(指满足学校文化发展需要的先决条件,如:资金支持、政策扶持、领导重视等),确保在精神文化影响下的办学质量目标达成。

 

附:学校文化建设的金字塔结构图(相互关系图)

    围绕学校文化设计的金字塔结构设计,笔者认为要想建设出好的学校文化,领导们首先要思考的是“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是适合本校的”?其目的不只在美观和有新意,更在于学校文化的个性化所带来的增值意义,好的学校文化应该不是你学我,我学他的,而是有个性的,是具有自身特色的。而实现学校文化建设更要靠管理思维来落实,用管理机制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所谓管理思维法,就是如何将设想变成计划,将计划变成预设结果。再好的设想如果没有翻译成可操作性计划都是徒劳的。现在很多的学校领导不缺理念,因为领导的智商一般都较好,且外出学习机会很多和自我学习力较强。缺的是如何真正建设好的学校文化,对于学校文化的要素及其要素之间如何进行关联,可能有些还不是很清晰,结合本人近13年亲自对全国各地的107所学校“学校软实力改进提升”的策划和指导经验,笔者认为建设学校文化,提供以下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做好诊断与策划

建设学校文化,就要对学校以前的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固化和提炼,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诊断和了解,必要时,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来总结和提升。策划时要从大局出发,高屋建瓴,从细微处入手,精心策划;细微之处要体现大局意识,大局观念也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诊断与策划的目的是找到最适合本校发展所需的学校文化,比如:

1、 确定学校办学使命;

2、 确定做人、做事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3、 确定学校办学的最终目的或愿景;

4、 在区域范围内,通过比较找出学校的特色;

5、 学校通过教育服务提供,提炼出学生的培养目标。

  只有将上述5块内容确定后,识别出学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需求和定位,围绕学校发展需求和定位才能进行有效策划。策划又包括以下3条:

1、 确定学校管理策略,以管理机制来确保办学目标的实现;

2、 确定学校服务理念,以具体的操作来落实管理策略;

3、 确定学校校训、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引领和规范必要的行为。

通过有效的诊断和策划,笔者罗列出学校文化中的14个要素,当然,每所学校应该侧重点有所不同,并不是每所学校都必须要全面考虑14个要素,要结合学校所需实际考虑必要的删减。要素列举如下:

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办学特色、办学宗旨、办学目标、育人目标

办学策略、管理理念、服务理念、校训、校风、班风、教风、学风

(二)领导应学会解释学校文化并不断落实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一旦策划完毕,应考虑用相应的文字对学校文化进行解释,而且要不断的通过内部例会得到有效的沟通、确认,解释的目的在于统一意识,理解其真正内涵,只有统一了意识才能产生积极的行为,以及在积极行为下的高效执行和不断完善。

   在落实学校文化建设上,笔者认为应按照ISO国际质量标准的要求,推行5W、2H原则(即:Why:为什么(目的是什么)?   Where:范围(界定)?    Who:  谁去具体负责?  What: 做什么,达成什么标准? When: 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包括阶段的时间要求?  How to do:  怎么做,开展工作的措施和方法?How  much:  成本要多少?(前期要做一定的预算)),也就是要对已确定学校文化建设的项目,用有效的管理思维及措施来达成良好学校文化的落实及教育渗透。

 (三)要定期评审并不断丰富学校文化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通过学校阶段办学质量目标的达成,校长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办学成果进行评审,必要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有利于学校文化促成的好的经验,如,有效的管理机制,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生德育活动以及有效的教职工培训及群体活动等,要进行及时总结、归纳,并通过提炼变成学校文化管理经典,如,定期的内部审核制,小教研带动大教研的教学策略,学生德育经典系列,学校的安全风险点防控机制等等,通过提炼,使学校文化不断得到有效传承。并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办学质量目标,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从而不断丰富文化内涵。

 

三、学校文化建设方略实例

案例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实验中学

    笔者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进驻该校进行“学校软实力改进提升”的近11个月时间里,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策划出学校视觉环境为绿色,即办成功的绿色教育;校园内每天如一地保持着整洁、干净状态,墙廊文化设计不仅有富有区域特色的内蒙传统文化,还体现了一些中华民族积极精神及现代气息的人文科学文化,让人看后难以忘记。每位教职工在进入校园后,满怀激情、面带笑容,同事之间偶遇时,都能相互亲切地打招呼,学生见到老师及客人时,也都积极的打招呼,这种良好的学校文化,能让人的感受很快进入到舒适区,也能使人心境很快回到那份平静而不浮躁,心情的舒适而不压抑,即使有亚心态或急躁情绪,但进入到校园后也会戛然而止,慢慢的所有人也都被好的氛围同化了。目前,该所学校文化建设项目也已成为鄂尔多斯地区具有很强辐射性的一所高品质初级中学。

 

案例二: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

    笔者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对该校进行“学校软实力改进提升”,该校是一所位处北京燕山石化附近一所高中学校,原吴仪副总理在来校考察时,为该校题字为“燕山的希望”,通过现任校长马校长与大家的策划,提出该校的办学理念为“希望教育”,围绕该理念,学校重在将“希望教育”进行有效策划,于是在行为文化上推出了“希望与生命教育的八大工程”,按照管理思维要求,将八大希望工程一一责任到人,如,希望文化工程(马校长总负责),希望德育工程(德育副校长总负责),希望课堂工程(教学副校长总负责),希望课程工程(科研副校长负责)等等不一一列举。定期通过内部管理评审,现在学校已发展成为“市内一流、圈内领先”的一所示范性高中学校。

 

案例三:贵州省兴仁树德学校

     笔者在2011年7月进驻该校进行“学校软实力改进提升”,该校是一位抗美援朝军人的儿子办的一所私立基础教育学校,姚校长继承了其先父的嘱托“要办老百姓上得起学的学校,培养有仁义有道德的学生”,于是在策划过程中,我们提出在“树德树人、健体强能”等精神文化引领下,重在对该校行为文化中管理机制、目标管理及制度建设的策划上,学校对干部管理的要求是做到高品质,要求干部在德行上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管理上要最求精细化,在情感上要求干部有利他心,要做到“爱”满校园。在视觉文化中,正在策划设计将我们的军旗、国旗喷绘到学校进门的左右两扇大墙上,并在学校实施准军事化的管理,要求学生行动迅速、准时、不拖延等,学校通过一个学期的试运行,学生违规违纪数量明显减少,每天早晨,每班都在学生在早读前将责任区的卫生打扫得很干净,很多学生都自发来到教学楼前操场上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晨读,朗朗书声溢满校园,目前该校已发展为贵州省黔西南州具有极强影响力的一所民办示范学校。

    综上所述,一所学校拥有了好的学校文化,它一定是一所有生命力的学校,其生命力决定于其是有个性化、特色化,也必将会持续引领学校向前发展。

 

(作者简介:洪锡寿,教育硕士,中华教育改进社秘书处,北京华育宏兴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教育行业高级咨询师,2001——至今一直从事“学校软实力改进提升”策划和培训,目前已成功咨询、培训、策划学校100余所,涉及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高中、大学。策划编写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学校文化示范校评估研讨标准”。)

 

相关热词搜索:学校 文化建设 实践

上一篇:怎样把形象思维渗透到数学教育中
下一篇:“破门”而不“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