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乡土课遇到的挑战
2015-01-12 15:50:44   来源:中华教育改进社   评论:0

                                                                           河北青龙县  李光对
  在与西双山的老师、学生和村民接触中,当我问及对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的观念和态度时,预期并不是很乐观;而当问及对传承乡土文化和学习本土知识的行动时,得到的答案就更不如预期了。
 
   我问小孩子,一颗板栗树能产大约多少斤板栗?有的说300斤,有的说100斤。我干脆给了个选项,5—15斤、30—50斤,100斤以上;居然没有一个学生选5—15斤的。有的学生居然不耐烦的说,老师我们将来也不搞这个,也不考试这个,您还教这些干什么!
 
   我问学校老师,大多数老师都告诉了我实际的信息,并且比我知道的更多,比如一等板栗一斤多少个、二等三等多少个,什么价格等等,因为家里生产这个,自己还卖这个。但是我说要老师出这这样的数学题时,老师们就表现了不同的态度:
 
   有的说,现在还用斤、亩等,以前书上也教,现在都删掉了,这是增加学生负担了。
 
也有的问,是不是我们的学校考试要改革,统考就要考这个了?否则出这样的题没什么价值,更没必要教这个了。
 
   当然也有的更农民化一些的老教师说,现在这些孩子不像以前我们学生产劳动技术了,什么都不会,什么农活都不想干、也不会干,很担心!
 
   倒是老党员门卫、一些村民非常认同学生应该会算算生产生活账,对现在学校的教学却无可奈何。
 
    尽管我们外面的人能看到许多乡土文化和本土知识的重要性,但也许是“围城”的心理,也许是没有跨文化生活的背景,也许是当前主流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内化成他们的新的“价值共识”。
 
   小孩子的回答,是让我多少有些惊讶的。但我也能很快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只是,原来我一直以为是考试体制逼得老师和家长们选择了只教书本,因为不考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背景和情境的考试题;而且以为如果我们在教学内容上稍微换换例子,努力渗透乡土知识是可以起到双赢的效果,比如考试也能见效、关注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提升;认为这样小孩子会因为解决身边问题更有兴趣和学习目的。但是不仅老师没有这样的自我使命感去做,而且连小学生都给出了这样让我们意外的答案!——我们将来也不干这个,也不考这个,凭啥要学这些!而这个观念是从哪里来的?
 
   实际上还有一个很类似的话题,以前当被问及:花生是树上长的,还是地里长的?学生是以答错了为耻的,而如果现在的农村学生会“理直气壮”地说,我凭啥要学习这些!到时候只要挣钱能买到吃就行了。——难道这不是一件很值得警惕的事情吗?!
 
     而我们试图去发展的乡土课程,如何实现呢?我们试图去教的乡土知识如何去教呢?培训老师,老师缺乏使命和意愿去学习;即便有了课程,当地老师没有这个“职责或要求”和使命感去教;而即便是我们外来人自己去教、或者当地学校的老师愿意来教,已经被训练成考试机械化和社会机会主义和功利主义者的学生是否能愿意学这些?尽管这不是全部的学生,但至少给我一个新的信号,是我以前忽略了的,那就是小学生对这些本土知识也存在厌学和排斥的问题,我们的外来者很多时候活在自己的理论假设和理想情结中,难免会受到打击,当迅速反省,如何应对?如同代沟一样,老年人们所怀念的生活方式、所认同的价值是非,在21世纪的小孩子们面前,很难找到共同的话语;我们这些外来者,是否也会陷入这样的情结?
 
     钱理群说:“是我该写的写了,愿意看的看了,不愿意看的他也不看了,应该告别了——具体来说,是告别学术界,而不是告别学术。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可能在特定阶段对中国的教育界、思想界、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已经结束了,是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尽管我们还不至于如此悲观、也没有资本和资格来这样悲观,因为至少还没有足够努力,还有很多时间去再努力探索。虽然我们不情愿,但也不得不要考虑如何修改自己的假设,建立在一个更加事实前提下去接着探索了!
 
2015.1.8 李光对
 
关于考试机械训练的表现
 
我给学生出了一道题:
 
机器采收板栗快
 
     咱们家乡西双山的板栗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但每年采收的时候,是极大的工作量,并且很多家这时劳动力不足。一般板栗采收期只有20天,小明家有5亩地全种上了板栗,行、株距为3m×4m栽植的,现在都已到了成年期,每科年产量大约在8斤左右。如果每天每个劳动力平均采集100斤,小明家有两个半劳动力(小明、小明的父母亲,小明父亲母亲都比小明要快1倍。)但小明今年不再愿意落后了,利用科学知识聪明地发明一种采集板栗的机器,比小明原有的效率增加了3倍。小明用机器,父母亲靠手工,很快完成了采收。
 
请问:1、小明家有多少棵树?
 
2、小明家每年收多少板栗?
 
3、没有新发明的机器,没有雇人的情况下,小明家在采收期内能收完吗?
 
4、没有发明和使用新机器前,小明采收期内能采多少板栗?
 
5、小明使用机器后,小明实际采收了多少板栗?比去年没用机器增加了百分之几?
 
6、小明一家今年采收多少天?
 
    我发现当给了一个完整的情境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迟疑(包括原来考试分数不错的学生在内):我要用哪些已知信息呢?我算出来的是回答哪个问题的答案呢?可能在分解在一个个碎片化的一句话试题中,很多的学生都会做。可为什么综合到一个生活情境后,就不会了呢?语文的功底自然是重要的因素,生活中几乎不存在一句话的应用题,需要很多的信息辨别和整理。
 
2015.1.8,李光对
 

相关热词搜索:乡土

上一篇:农村的教育谁来坚守
下一篇:编制实验校试卷的几条原则(草拟)

分享到: 收藏